第487章 草台内阁(1/5)
第487章 草台内阁“臣请谏,重选殿阁大学士”
“臣等附议”
洪熙五年腊月冬至日,当朝臣内外数千文武官员身穿朝服,手持笏板作揖唱声并下跪,其场景不可谓不震撼。
殿阁大学士,这是洪武年间丞相被废除以后侍从左右,以备顾问所设置的一个制度。
自永乐十二年开始,朱高煦便开始慢慢闲置殿阁大学士,内外廷每日二百余本奏疏,四百余件国事都经他手处理。
他的精力虽不如朱元璋充沛,但处理这些政务还是能在一天之内处理好的。
只是随着年纪日渐增加,他也开始渐渐感到力不从心,故此下放了部分权力给六部,内外廷每日奏疏下降至一百六七十,国事仅在三百余件。
如果以朱高煦个人的意见,那他自然不会那么快复设殿阁大学士,但西厂和锦衣卫的举动,不由得让群臣愈发担心。
尽管史书上的永乐三大案都是出自朱棣手笔,可庙堂上的群臣谁又不知道,这三大案手笔都是朱高煦所为呢
甚至可以说,其中不少案子,便有庙堂上部分人的推波助澜。
由于徐硕是云南左布政使,故此将其调回北京担任正五品殿阁大学士后,朱高煦也要给予相应的补偿,最少不能让其生活出现什么问题。
殿阁大学士虽然等同皇帝的秘书处,但大体都是文官在担任,从未有武官担任大学士的说法。
一时间,众人针对殿阁大学士的人争论不休,面对他们的举荐之声,朱高煦只是轻声咳嗽,群臣纷纷闭上嘴。
正三品散阶的俸禄,足够徐硕在北京买一个五六亩的宅子,雇佣十几个仆人伺候他了。
“陛下,臣亦举荐兵科给事中王回”
正旦节这日,大明绝大部分的地方都较为寒冷,而其中能被称呼为闷热的,便只有云桂广东及南部的交趾、南洋各宣慰司了。
陈昶也知道他这么说会让自家陛下失望,可奈何大明疆域太大,稍微有才干的武官都被派往边塞了,朝中大多都只是一群从边疆退回来养老的武官,指望他们进入殿阁,那不是丢人么
“臣等谨遵陛下旨意”
话音落下,朱高煦便起身离开了龙椅,群臣见状山呼万岁。
如此想着,朱高煦也缓缓闭上了眼睛,顺带松了一口气。
由于朱高煦改常朝为十日,而他又只接见六部尚书及六府都督,故此众人不免担心起来。
朱高煦突然补充了一个徐硕,而这個名字让殿内的王回忍不住抬头看了一眼,但又迅速低下头去。
不止是百姓,就连官员也毫不例外。
正因如此,朱高煦才会在庙堂上明说殿阁大学士不得担任任何职位。
虚就是虚,实就是实,若是像中后期一样,内阁大学士兼六部尚书职,那就有点权力过大了。
看似传统派在殿阁之中人数最多,但实际上庙堂之上依旧是渤海、新政为大。
“陛下,臣举荐御史薛瑄”
“此事,朕也考虑了很久,诚如诸位所说,这殿阁大学士确实应该选,而我也准备从群臣之中选出五人担任殿阁大学士,不知道诸位可有举荐之人”
对此,朱高煦心知肚明,故此才开口道
“陛下,臣举荐兵科都给事中王回”
“既然如此,便选王回、薛瑄、杨荣、杨溥徐硕。”
大明报一如既往的在开年第一日刊发,各地百姓都纷纷出钱购买大明报,即便贫困之人,也会几人凑在一起买一份共同观看。
“殿阁大学士不得担任任何除大学士以外职位,此外拔擢殿阁大学士为正五品,仅有建议、侍从左右之权。”
“陛下,臣举荐翰林院学士杨溥”
“陛下,臣举荐翰林院学士杨荣”
“陛下”
“陛下,六军都督府无异议。”
复设殿阁大学士,并非是为了争斗权力,而是为了创造一个可以时时刻刻与朱高煦沟通的平台。
“陛下,臣举荐御史薛瑄”
目的达到,众人都没有与徐硕争夺这最后一个名额,因为他们都知道,徐硕代表的是渤海,王回代表的是新政派,至于杨荣、杨溥、薛瑄三人便是略微保守的传统派了。
在唱礼声中,朱高煦走到殿后更换常服,乘坐